您好 ,欢迎访问河南自考信息网网站!
郑州 | 济源 | 开封 | 平顶山 | 洛阳 | 商丘 | 安阳 | 新乡 | 许昌 | 鹤壁 | 焦作 | 濮阳 | 漯河 | 三门峡 | 周口 | 驻马店 | 南阳 | 信阳 |

自考本科真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发布时间:2022-08-05 浏览人次:0

今天老师整理了一套真题,让我们一起来练一练吧! 

【试题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表现在( )。

A.崇高的社会理想和坚实的实践基础

B.彻底的批判主义和鲜明的政治立场

C.丰富的理论来源和科学的理论内涵

D.完备的理论体系和严密的逻辑结构 

2.马克思主义产生于 19 世纪( )。

A.40 年代 B.50 年代 C.60 年代 D.70 年代

3.下列各项集中表现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的是( )。

A.科学的理论内涵

B.完备的理论体系 

C.严密的逻辑结构 

D.彻底的批判精神 

4.光阴好比河中水,只能流去不流回,反映的时间具有( )。

A.客观性 B.一维性 C.有限性 D.永恒性 

5.假象同真象一样是客观存在的,是( )。

A.唯物论 B.辩证法 C.折衷主义 D.诡辩论

6.下列唯物辩证法反映事物根本性质和表面特征关系的是( )。

A.内容和形式 B.必然和偶然 C.本质和现象 D.可能性与现实性 

7.社会规律是通过人们的自觉活动实现的,这说明社会规律( )。 

A.不具有客观性 B.不是盲目自发起作用 C.不具有普遍性 D.不是事物发展的必然性 

8.意识对于人的生理活动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这表明( )。

A.意识是人脑的分泌物 B.意识对物质具有决定性 C.意识是客观事物本身 D.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性 

9.在真理观上坚持辩证法,就必须承认( )。

A.真理是主体对客体的正确认识 

B.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 

C.真理的检验标准只能是实践

D.真理既是完整的又是具体的

10.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性作用,下列不属于这一原理的是(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

B.认识发展的动力 

C.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D.实践是检验认识能动性的标准

11.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区别于机械唯物主义反映论的根本标志在于,是否承认认识的过程 是( )。

A.反映和创造的统一 

B.反映和摹写的统一

C.探索和创造的统一

D.探索与发现的统一 

12.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是( )。

A.感觉、知觉、表象

B.概念、判断、推理

C.联想、想象、猜测

D.直觉、顿悟、灵感 

13.社会存在是指( )。 

A.生产力各个要素的总和 

B.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总和

C.生产关系各个方面的总和 

D.社会物质生活的总和 

14.生产关系的范畴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 )。 

A.政治关系 B.经济关系 C.交往关系 D.协作关系 

15.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指( )。

A.任何社会的上层建筑都根源于它的经济基础 

B.任何社会的上层建筑都产生于它的经济基础之后

C.上层建筑的任何部分的变化都与它的经济基础的变化同步

D.上层建筑的任何部分的变化都与它的经济基础直接相关 

16.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句话是在强调( )。 

A.人与人的区别 

B.人与动物的区别 

C.一切人共有的本质 

D.人的肉体存在及其特性

17.下列各项正确说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的是( )。

A.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B.生产关系总是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C.生产力随着生产关系变化而变化

D.生产关系总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18.正确认识和评价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一要坚持历史主义的原则,二要坚持( )。

A.阶级分析 B.实证分析 C.矛盾分析 D.规范分析 

19.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率的关系是( )。

A.成正比 B.成反比 C.同比例变化D.没有关系 

20.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是( )。 

A.国家制度 B.政党制度 C.民主制度 D.选举制度 

21.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之前所处的阶段是( )。

A.自由竞争 B.私人垄断 C.垄断竞争 D.寡头垄断 

22.当发生金融危机时,资本主义国家为某些私人企业注入一部分资金,这是( )。 

A.资本主义国家建立国有经济和国有企业的一种方式 

B.资本主义国家为管理国民经济计划的一种方式 

C.国家和私人企业的外部结合

D.国家与私人企业的内部结合

23.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为( )。 

A.共产主义者同盟 B.中国共产党 C.俄国布尔什维克党 D.德国社会民主工党

24.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的理论依据是( )。

A.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

B.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预言 

C.剩余价值学说 

D.阶级斗争学说

25.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社会形态,共产主义的物质基础是( )。

A.与繁荣的封建社会相当的社会生产力 

B.远远高于以往一切社会的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

C.与资本主义国家相当的社会生产力 

D.建立在信息化、智能化基础上的社会生产力

二、简答题 

26.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观点是不把它当做教条主义而是当做行动指南,简述理由。


27.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与旧唯物主义反映论对于认识本质的回答的不同。


28.什么是社会基本矛盾?简述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29.简述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方法。


30.为什么说无产阶级革命是最广泛、最彻底、最深刻的革命?


三、论述题 

31.试述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统一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32.试述两大社会基本矛盾之间的关系以及两大社会基本矛盾关系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33.剩余价值规律的内容是什么?为什么说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 


自考小贴士:做完再看答案哦~ 

【答案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B。 2.【答案】A。 3.【答案】D。 4.【答案】B。 5.【答案】A。 6.【答案】C。 7.【答案】B。 8.【答案】D。 9.【答案】B。 10.【答案】D。 11.【答案】A。 12.【答案】B。 13.【答案】D。 14.【答案】B。 15.【答案】A。 16.【答案】A。 17.【答案】A。 18.【答案】A。 19.【答案】B。 20.【答案】A。 21.【答案】B。22.【答案】D。 23.【答案】A。 24.【答案】A。 25.【答案】B。

二、简答题 

26.【答案】 (1)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它并不提供对一切问题的现成答案。那种试图从马克思主义经 典著作中寻章摘句寻找解决现实问题直接答案的做法,不仅达不到目的,而且是十分有害的。 (2)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就必须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而不能从马克思主义 的一般原理出发。只有把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与本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真正发挥马 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

27.【答案】 (1)旧唯物论的机械的反映论认为认识主体是单纯的有生命的存在物;辩证唯物论的能动 的反映论则是结合主体的社会性、实践性和能动性考察主客体之间的关系。 (2)旧唯物论的机械的反映论对待客体是消极的认识;辩证唯物论的能动的反映论认为认 识是反映与创造的统一。

28.【答案】(1)社会基本矛盾指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 的矛盾。 (2)原因: 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存在于一切社会意识形 态之中,贯穿于每一个社会形态的始终。 ②这两对矛盾制约和决定着其他各种社会矛盾,决定着整个社会的面貌,决定着社会发展的 必然阶段和客观趋势,决定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的演进。 ③所以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29.【答案】 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包括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1)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通过延长工作日长度而生产出绝对剩余价值。 (2)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 出相对剩余价值。 

30.【答案】 (1)无产阶级革命是要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的社会革命。 (2)无产阶级革命是要彻底消灭一切阶级剥削和阶级统治的革命。 (3)无产阶级革命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解放自己, 它的阶级利益同广大劳动者的利益是根本一致的。 (4)无产阶级革命是不断前进的历史过程。无产阶级必须永葆革命性和先进性,直至实现 共产主义。

三、论述题 31.【答案】 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1)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的前提。(2)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又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方法论意义: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各项工作中,我们必须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尊重 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实践热情与科学的求实态度结合起来。既要充分发挥广大人民 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又要踏踏实实,按客观规律办事。坚决反对片面强调发挥人的主观 能动性,无视客观规律的盲目蛮干。“大跃进”的沉痛教训我们必须永远铭记。我们既要从 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又要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勇于开拓创新,充分发 挥主观能动性。只有这样,才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32.【答案】 社会基本矛盾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关系:(1)由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作为社会的经济基础又决定社会的上层建 筑,所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起着主导作用。(2) 由于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经济基础是联系上层建筑 和生产力的中间环节,所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的解决,又有赖于经济基础和上层 建筑之间的矛盾的解决。 作用: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 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之中,贯穿于每一个社会形态的始终。这两对矛盾 制约和决定着其他各种社会矛盾,决定着整个社会的面貌,决定着社会发展的必然阶段和客 观趋势,决定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的演进。 

33.【答案】(1)剩余价值规律的内容,就是资本通过组织雇佣劳动进行生产,占有工人的 剩余劳动,并不断提高对雇佣工人的剥削程度来达到获取剩余价值的目的。 (2)原因: ①剩余价值规律体现着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是为了获取剩余价值,对 剩余价值的追求是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动力。 ②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支配着资本主义的生产、 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各个环节。资本主义的生产是为了生产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资本主义 的分配是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瓜分;资本主义的交换既是为生产剩余价值做准备,又是为了 实现剩余价值;资本主义的消费也从属于剩余价值的生产。 ③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和衰亡的全部过程。资本是带来剩余价 值的价值,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就紧紧伴随着对剩余价值的盘剥。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 对剩余价值的追逐,推动着生产有无限扩大的趋势;但在资本主义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 资本家为了获取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总是竭力加强对劳动者的剥削,造成劳动人民有货币 购买力的需求存在日益相对缩小的趋势。这两种对立的趋势导致生产和消费之间的尖锐矛盾,这个矛盾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表现,从而充分暴露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局限性。资本主 义发展到最后阶段,将走向衰亡,最终必然要被社会主义制度所代替。

上一篇:自考英语(二)各题型解题技巧,值得收藏!

下一篇:真题专栏∣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篇

微信咨询
13383837439